第两千零五章 陛下阳谋_天唐锦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烂,直至积重难返,将整个帝国拖入深渊。最完美的君王自然是那种既有强大之威望、卓越之能力,又能听取臣子之谏言,自审己身之过失,譬如太宗皇帝……

        可古往今来帝王者无数,能够比肩太宗皇帝甚至更胜一筹者又有几人?

        偏偏李承乾作为太宗皇帝的儿子,又一度几乎被废黜,难免将其与太宗皇帝做出比较。

        这极不公平。

        故而大臣们对于李承乾之期望谈不上多高,只要能够立身持正、心志坚毅、勇于担责就好。但即便是这一点,可并不容易做到……

        孙处约急匆匆跑进值房,喘了口粗气,这才疾声道:“启禀亚台,刚刚门下省封驳了中书省的诏书,中书令亲至门下省与侍中理论,被侍中驳斥,却并未放弃,扬言朝会之上要当众诵读诏书,文武群臣一并商议讨论,看上去志在必得啊!”

        刘祥道端坐窗前椅子上,慢条斯理的喝口茶水,道:“看上去志在必得,就一定志在必得了?你对此有何看法?”

        孙处于迟疑一下,小声道:“下官认为中书令此举无异于自取其辱,朝中文官无论正直亦或贪腐,明面上都素来标榜清正,各个都想效仿文贞公,以反对皇帝诏令为荣。此番册封昭仪之事若只在私底下沟通、妥协,或许还有几分成事之可能,可一旦拿到朝堂上讨论,绝无成功之机会。”

        刘祥道反问道:“你能看明白的事情,凭什么认为中书令却看不明白?”

        “这……”

        孙处约愕然。

        对啊,这样的道理我都知道,中书令又岂能不知道?

        能够坐到中书令这样的位置,哪一个不是政治天赋绝佳?

        “下官愚钝,还请亚台解惑。”

        孙处约诚恳请教。

        对于一个官员来说,天赋固然难得,但经验却更为重要,有些事情是需要从经历之中去感受、领悟、总结,而若是有一个愿意提携且谆谆教诲的前辈作为官场领路人,可少走很多弯路,未来成就不可限量。刘祥道显然很是重视孙处约,有意将这个下属作为未来的御史大夫栽培,道:“中书令此举,无异于置诸死地而后生。”

        孙处约不解:“确实是“死地',必将遭受朝臣攻讦,可哪有半分「后生'之可能?”

        刘祥道耐心指点:“当中书令站在朝堂之上面对攻讦、一人而当天下,你以为那还是他自己吗?”孙处约沉思,恍然道:“那时的中书令不仅代表他自己,更代表了陛下。”

        “所以,你认为朝臣会有何等反应?”

        孙处约再度思索,良久才赞叹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