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出现太大的动荡。
如此大规模的选材举措,却能使得天下各州府稳定,殊为难得。
诸人不由看向谏言设立南北双榜的房俊,这厮虽然有些时候过于胡闹,但每每奇思妙想却可发挥意想不到之效果,确实堪称奇才。
不少人忍不住又想起当年太宗皇帝赞誉其“宰辅之才”的话语,心底难免唏嘘……
李承乾道:“既然如此,即刻于承天门外张榜布告,公示天下! ”
又环视一周,未见到李孝恭,心中略有不满,对房俊、刘泊、马周等人道:“公示之后,将进士名单送抵吏部,诸位爱卿协同河间郡王一齐对新科进士予以安置。 ”
“喏。 ”
房俊、刘泊、马周三人起身领命。
不少人看着眼热,却又无可奈何,任何时候设计官职、权力,都不可能简单的予以评断之后公平安置,即便同样的官职亦有差别,譬如县尉一职,长安县尉与鄠县县尉品阶相同,地位、权力、前途却天差地别。谁上、谁下?这就是宰相节制吏部所给出的决断。
而宰相之权力在此刻体现的淋漓尽致。
旁人根本不可能插手其中。
礼部官员将皇榜张贴于承天门外,顿时整个长安城万人空巷,官员、商贾、学子、百姓全都涌入皇城,观看皇榜。
即便消息最为闭塞之人,也知道此番科举考试深受陛下重视,朝廷上下全力以赴,耗费无数人力物力财力,由此可知一旦考试取中、登上皇榜,就意味着鱼跃龙门、前程似锦。
房俊自是不会凑这个热闹,穿着一身常服出了承天门,见天街之上已经人满为患,只得带着几个亲兵策骑逆流出了延喜门,返回家中。
进了崇仁坊,刚到门前,便见到家中仆人上前,告知有客上门,卢氏有命,让房俊回家之后马上去往正堂见客…
将缰绳丢给仆人,房俊好奇问道:“何人登门?”
仆人道:“并不认识,只说是范阳张氏。”
房俊点点头,登上台阶从侧门而入,直抵正堂。
范阳张氏亦是当地大族,自是比不得“五姓七望”的范阳卢氏,但彼此互结姻亲、守望相助,关系极为亲密,否则母亲卢氏也不会让他直接去见客。
毕竞以房俊今时今日之地位、权势,也不是谁想见就能见……
到了正堂,便见到卢氏、高阳正陪着一个蓄着短髭的青年男子在座,见到房俊进来,青年男子赶紧离座,一揖及地:“下官张子胄,见过太尉。”
房俊上下打量一眼,颔首道:“刚才宫里列出本科考试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