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零二章 武将去哪儿了?_天唐锦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难。

    内侍来报,李勣到了……

    李承乾当即宣召,未几,李勣大步流星进入殿上,见到李承乾安然无恙端坐于御座之上,这才松了口气、神情缓和几分,躬身施礼:“臣觐见陛下!逆贼祸乱宫室、动摇社稷,罪不容赦!臣事先未能察觉、导致逆贼横行、君王受惊,事后未能阻止、任凭贼人侵犯君颜、祸乱丛生,自知失职,还望陛下降罪。”

    言罢,跪伏于地,衷心请罪。

    李承乾缓缓吐出一口气,心底的愤懑缓和几分,温言道:“贼人猖獗,眼中既无法纪、更无君父,潜伏甚深、无所察觉,又岂是英公一人之责任?英公威望卓著、镇守京师使得天下不乱,已然是大功一件,不必妄自菲薄。还请速速起身,协助朕处置残局。”

    他对李勣再是不满,也只能隐忍。

    现如今李勣与房俊乃是军方两座大山,前者代表贞观勋臣,后者代表后起新军,大唐军队序列之中任何一支军队,追根溯源都能与这两人扯上关系。

    今日宫廷兵变,郡王危在旦夕,结果到了现在除去李勣、房俊之外仍无任何一个军方人物出现,这是军方在表达不满,也就是说无论李勣还是房俊,都对他此番以身犯险之谋划颇有微词。

    事情其实并不隐晦,反而非常明朗。

    只需出动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所有逆贼都可在其尚未发动之前一网成擒,以李神符为首的逆贼筹谋多时,岂能无任何蛛丝马迹?只需找到一丝半点证据,足以将此事消弭于无形之中,何须君王以身犯险、引蛇出洞?
    原因很简单,一旦由军方处置此案,势必极大程度增长军方之实力,不说其他,但只是此案告破之后由军方呈上有功人员名单,要求逐一加官进爵以为封赏,将会制造多少副将、偏将、主将?
    军方势力将会空前膨胀。

    后果便是皇权不稳、局势动荡。

    而面对军方这“两座大山”,他只能拉拢弱者、对抗强者,从中分化、逐个击破。

    虽然李勣资历更老、功勋更盛、势力更大,但因为火器之推广、水师之强盛,反倒是后起之秀的房俊势头更猛、声势更盛,隐隐有将对方“军中第一人”之地位取而代之的意味。

    所以他决定拉拢李勣、打压房俊。

    李勣会不知道在这个时候先到君王面前表忠心之好处吗?他自然知道,但是不愿为之。

    不管他的理由是什么,李承乾都不能追究,只能故作不知。

    说到底,手中没有军权,他这个皇帝就是水面的浮萍,被风一吹,便漂浮动荡、载浮载沉。

    或许,是将程咬金调回长安的时候了……

    这时候李孝恭等人殿外求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