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作战,又有唐军的震天雷攻城拔寨,有什么可担忧的?” 他虽然勇猛无俦却也不是一根筋的莽夫,更不会明知不可敌而力敌之,懂得“打不过就加入”的道理,既然大唐强盛不可一世,那就站在大唐这边攻打吐蕃好
了。
假如将来强弱逆转,那就再投靠赞普调过头来攻打大唐……
禄东赞时常教导儿子“没有绝对的忠诚、只有绝对的利益”,勃论赞刃绝得这话很对…… 论钦陵摇摇头,道:“我只是有些感慨而已,当初父亲极力促成吐蕃与大唐联姻,为赞普求娶大唐公主,就是打着两国交好结成联盟进而从大唐引进各种先进技术的心思,将吐蕃从落后的部落国家进化成大唐那样的先进、强大,结果联姻之事已经成了一大半,却被房俊横加阻挠而功亏一篑。如果当时事情成了,不仅
父亲威望大增不会被放逐青海湖,吐蕃引进大唐的冶铁、医药、建筑等等先进技术国力倍增,或许攻守之势也大不相同。” 大唐与吐蕃之对峙,其实吐蕃是占据先机的,仅凭借高原地利就可立于不败之地,而后寻找唐军之薄弱处时不时的偷袭、入侵使得唐军疲于应付,对大唐境
内的城池进行掳掠。
只要大唐内部政权动荡,则吐蕃大可以攻破唐军防线长驱直入。 可现在吐蕃未能得到大唐的先进技术提升国力,噶尔部落被驱逐导致吐蕃实力受损,再加上噶尔部落在大唐重压之下不得不猛攻吐蕃,吐蕃所面临之局势可
谓恶劣之极点。
而这一切之开端,都在于禄东赞当年前往长安联姻之失败。
可见一个战略决策之成败,便足矣导致一个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攻守异势、兴衰难料……
勃论赞刃不耐烦讨论这些战略层面的东西,他也不懂,遂摆摆手道:“这些事情兄长与父亲拿主意就好,莫与我说,我只在乎咱们是否乘胜追击?” 论钦陵摇摇头:“苏毗羊雄退的太快,当时战场之上刚刚露出不利只局面他便当机立断率先撤退,根本不在乎烈谟海是否失守……这有些不合常理。要知道他虽然是苏毗国的王子却几乎是被赶出国都的,能够坐镇烈谟海是因为赞普有意挑起苏毗国内部的纷争故而对他有所袒护,此等情况之下苏毗羊雄若丢失了烈谟海
如何报答赞普的赏识?所以苏毗羊雄即便明知不敌也应该死战一番才对,既然他退的如此之快就显示出并不在乎烈谟海是否失陷,也不在乎如何赞普交待。”
勃论赞刃听得一头雾水、两眼发懵:“所以呢?这说明了什么?”
“苏毗羊雄有持无恐,不怕赞普追责,说明了赞普在坚壁清野、诱敌深入!”
论钦陵没好气的瞪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