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父女,与其如此,不如且收留之,再静观变,只要他们在手中,以后是放是杀,都由我们作主。也是容易!”
公孙度来回徘徊,道:“曹操若是知晓,只恐又是事情。”
公孙康道:“司马懿信中说,若父亲收留袁熙,保他周全,若征高句丽,徐州会协助粮草船只,这能信否?!何时徐州还有这般底气了……”
“只怕徐州的发展,是我们父子并不知晓的。”公孙度道:“消息滞后了。”
“徐州之细事,儿子的确知道的不多,不过,最近海上的风浪却极大。”公孙康道:“高句丽沿海一带都抢惯了,有时候连我们也拿他们没办法,想打,却是跑的太快。不过从去年起就突然出现了一支徐州的商队,说是商队也不尽然,他们的船上有兵,而且是正规军,去年到今年便有几次将海匪剿了个五六成,如今那一带的匪类一看到徐州的商队,掉头就走,绝不敢再硬碰硬了,若如此说来,他们的战船,的确是可能有的。”
“哦?!”公孙度道:“此事我怎不知?!”
“海上小事,小打小闹,贸易来往,抢抢杀杀,实是太寻常不过,因不是大战,哪里值得汇报,”公孙康道:“听闻这徐州商队只是要做生意,并不是要攻杀城池的意思,所以他们没有登陆,因此事便也没有值得汇报之处。高句丽的尿性,父亲也知道,不把刀子逼到近前,嘴比铁还硬。徐州想拿下这一块做贸易,怕是不容易。现在一联系,怕是想要借助我们的力量,一并将高句丽征服。听闻徐州在海外各夷洲小国,已经开了航线,只有这里还没有拿下了……”
公孙度百思不得其解,道:“吕布父女连夷洲小利也能瞧得上,果然是匹夫出身。”
很是瞧不上的意思。
公孙康无奈,老爹啊,你哪里知道这里头的暴利啊。诸侯不屑于说,所以发大财的都闷着声做呢。就是因为像你这样态度的人太多,所以好处全吃不上。
“高句丽有什么,值得用这份心思?!”公孙度更瞧不起这爪鸡之地啊。瞧不起是真的,但要打他,其实也没钱没粮,苦啊。
“人参,树木材梁,各种特产,海产,盐……”公孙康道:“海上的贼人是不成势,若不然也是一股大力量。若不是利大,他们冒着海风之险,拼死拼活的干什么呢?!为着的就是这暴利。海上那些,有出息有能力的抢商队。没出息的只能上岸抢抢渔民了。只是,看这样子,徐州商队,已是海上一霸。他们招安了不少,也杀了不少,把剩下听话的组织起来,编成了队伍,对他们来往收税。把住了几个海湾,俨然要坐大并正规的管理之意。”
公孙度听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