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7章 试探和布局_蜀汉之庄稼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伯阳且暂等,我去去就来。”

        说完,起身出门。

        不一会儿,去而复返的羊叔子带着一个人进入雅间内。

        来人一进来,就深深地行了大礼:

        “濬,见过冯郎君,见过杜郎君。”

        看清了来人模样,饶是冯二郎早有想法,也是禁不住地与杜预面面相觑。

        这位王公子,居然……居然是一个中年大叔?

        甚至看上去,年纪可能比自家大人(先生)还要大一些?

        这一下,轮到冯杜二人有些尴尬了,连忙站起来:

        “咳,王郎……王公子,请坐。”

        这王郎君是叫不出口了,只能称之为公子。

        王濬似乎也知道二人心里的想法,谦让坐下后,说道:

        “濬曾闻,皇家大学院有学训:学无前后,达者为先。濬虽痴长年岁,却是学后于两位郎君,若是不弃,两位可与叔子一样,唤我为士治。”

        两人闻言,不禁又是看向羊叔子。

        也不知道你们两人最开始认识的时候,你是怎么把这个“士治”喊出口的?

        杜预咳了一下,终于还是首先出声问道:

        “据叔子所言,士……士治欲有志于学院?”

        看到杜预有些迟疑的神色,王濬坦然问道:

        “杜郎君可是觉得濬年纪太大,有些迟了?”

        杜预一听,连忙摆手:

        “自然不是。百里奚七十多岁才被秦穆公任为相国,佐秦穆公开地千里,称霸西戎。”

        “太公望(即姜子牙)亦是七十二岁才被周文王请出山,最后兴周八百年。”

        “士治正值壮年,正是建功立业的时候。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我听叔子说,士治年少时颇为,呃,颇为不拘小节,谁知现在看来,却是与传闻大不一样。”

        王濬听到这个话,叹了一口气:

        “其实叔子说得没错,我在乡里确实没有什么好名声,早些年因为家族的关系,我还曾被征僻为河东从事,可惜又与同僚不和。”

        说着,苦笑了一下,“再后来,伪魏日衰,大汉日兴,我亦不愿与那些同僚虚与委蛇,于是干脆辞官回家。”

        听到这个话,冯二郎认真地看了一眼王濬。

        得亏你辞得早,若不然,今日又何须如此费劲?

        说不得在河东时就能见到大人……

        王濬只觉得冯二郎的目光有些古怪,但也没有太过注意,只是继续说道:

        “特别是大汉收复关中这些年来,三兴已定,百姓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