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4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_蜀汉之庄稼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丞相以下的军中第一人。

  但残酷的事实给了魏延当头一个闷棍。

  残酷到让向来高傲的魏延甚至感觉到有些屈辱。

  或许冯明文确实很厉害,但……丞相你为什么就不能像先帝那样,给我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既然如此,那就不要怪我自己给自己寻找机会了。

  看到魏延脸上的神色变幻不定,郭循趁热打铁:

  “君侯方才也说了,之所以不敢调上党的将士过来,不过是为了防备太行山东面之敌。”

  “但若是邺城之敌不足为虑,那君侯是不是就不用担心了?”

  魏延略有犹豫。

  其实除了邺城,河内的魏贼也可以通过太行八陉之一的白陉进入上党——这条路,正是曹操当年走过的路线。

  不过如今大汉禁军驻守河东,而自己则是领军从上党攻打高都。

  河东与上党,各有轵关与太行陉与河内交通。

  双重压力之下,魏延相信,河内的魏贼,根本不敢轻举妄动。

  再说了,想要从太行陉西北边的白陉进入上党,还得经过壶关。

  壶关险要,仅需一两千的兵力,就足以把上万敌军挡于关下。

  郭循看到魏延沉吟不语,于是继续说道:

  “若是换作以前,君侯的考虑确实是对的。”

  “但现在看来,未免有些过于小心谨慎。”

  魏延有些不解:“此话何意?”

  “冀州刺史,原先是孙礼,此人历任各地太守,皆有政绩可称。”

  “接着入朝任尚书,后来又出任大将军长史,直至冀州刺史,其人刚而有勇,不可小视。”

  “可惜的是,孙礼为曹爽所不喜,最后终遭罪而罢官。”

  郭循说到这里,看向魏延,加重了语气:

  “曹爽此人,不过是纨绔子弟,以喜恶行事,尽失人心。他罢了孙礼之后,竟是派了桓范为刺史,可谓目不识人。”

  “桓范虽有名声,但性情粗暴,不听人劝,又多与人结怨。”

  “早年使持节都督青、徐诸军事,与徐州刺史起了纷争,竟欲擅斩之,于是被告发免官。”

  “后幸有薄名,再被举荐为兖州刺史,偏偏又不知收敛,与同僚不和,郁郁不得志。”

  “此等人物,出任冀州刺史,不过是豚犬守门户。而邺城至上党,山险水恶,君侯何用惧之?”

  听到郭循的这一番分析,魏延眉头一挑:

  “先生知道桓范此人?”

  魏延或许确实算得上是一员猛将。

  在大汉也算得上是重臣。

  但他终究是出身低微,乃刘备的部曲,跟随刘备入川作战,数有战功,这才升为牙门将。

  他能镇守汉中,是因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